当前位置:科技部门户 > 专题专栏 > 专项工作 > 科技人才工作 > 人才工作动态
【字体:
王晓东:开垦科研体制的试验田
日期:2015年01月23日     

    阿波罗登月、航天飞机、火星计划,这些曾突破人类科技极限的创新成果,常促使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在海外(美国)20余年科研生涯中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科研成果能够层出不穷?是什么促使着他们的科研成果能够层出不穷?
    “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先进的科学文化或者科研机制,能够有利于这种原始的创新的产生?如果有,那么这种体制机制,所需要的文化、社会环境、人才环境又是什么样的?”带着这样思考的王晓东,进行了了“试验田”上的十年耕耘。

    相信自己的科学家

   王晓东说,北生所这块“试验田”当时建立的初衷,就是“探索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怎样建立适合科研原始创新产生的体制机制。” 2003年4月,他出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简称“北生所”)所长,在北生所这块培育着希望的试验田间,探索着科研人理想中的科研体制。
    因此,具有“体制外”特殊身份的北生所,在进行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同时,又肩负了“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这一不同寻常的使命。他相信:“如果找到了适合的体制机制的话,科研成果应该会不断地涌现、人才也应该是不断涌现的。”
    而在十年的历程中,北生所也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所内科研人员已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质量为行业翘楚;2012年,全球著名研究机构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授予来自17个国家的28位科研人员“国际优秀青年科学家”称号,入选的7名中国人中,北生所独占4席。由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等组成的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曾如此评价北生所:世界上还没有其他研究所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国际科研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信任科学家、把权力交给科学家是王晓东的信条。因此北生所人在科研上拥有很强的自主权。在与北生所的5年合同期中,所内并不限制受聘科学家的研究内容,甚至所长也无权干涉,由实验室主任领衔的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研究方向、使用科研经费、乃至中途转变研究方向。“基础科研更需要的是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因此要创造一个允许科学家不断想、不断突破自己的体制。”
    支持科学家、服务科学家、让科学家能心无旁骛地研究也是王晓东理念中的一部分。所内没有日常的考评审核数paper,唯有五年一次的国际同行评审;没有可有可无的文山会海,只有每年一次新年晚会和学术年会;没有上下分明的行政等级,只有探求科学的平等氛围。“只要建立完善合理的价值和评价体系,对科学家进行应有的支持和必要的要求就足够了。”
    但看似宽松的环境背后,也有着科研的高要求。各实验室主任要在5年聘期满时接受国际小同行的匿名评审,第一个5年中要做到小组成果在国际上有行业影响力,第二个5年中就要成为整个行业中的领导者,不合格者只能走人。也正是严格甚至残酷的要求,让王晓东找到了一群实力超群、勇于挑战、热爱科研的卓越人才。

    培育人才,科研共享

    做基础科研,是一条探索未知的道路,常常不知道前面的路。而在生命科学领域,一次重要的突破,往往需要多个领域、多种技术的合作。走在探索前沿的王晓东,为北生所中量身定做了独特的机制。
    “我们所内有十几个专门的技术支持平台,每个平台都有一名实力过硬的主任,以这些技术专家的专业能力可以为研究人员们提供很多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并且每个科研者都可以按需使用所里的科研设备。”王晓东表示,很多所内的科学家都因此受益,“比如邵峰博士,刚来的时候主要专长是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没有牵扯到更复杂的疾病等领域。但他现在完全可以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所里建立的技术平台让跨领域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了。”
    接触、融合了跨领域技术的科研人,在科研方面就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有心人能够在科研中讯速地打开突破口,把成果做得更加深入。“所以技术支撑、设备共享,是我们这里促使人才成长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所里对于学生的培养,王晓东同样十分重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最重要的还是接受教育。”以研究生为例,北生所从招收研究生开始,就实行“双向选择轮转制”,从入学开始,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各个实验室间轮转,在接受多领域知识的同时,可以与导师间进行双向选择。为此,所里甚至专门开发了匹配双方意向的软件。这在激发学生热情的同时,也大大调动了教师尽力“争取”学生的积极性。

    开辟成果转化的试验田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顶尖科学家的王晓东,深知北生所的科研成果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生命科学研究的成果应该投入应用,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早在几年前,北生所就开始了推动成果转化走向市场的布局,在成果转化的道路上再次走到了前列。
    企业是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的良好落脚点。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王晓东带着自己有望用于癌症治疗的科研成果,联合创办了神州百济公司。“癌症的治疗正在国际上掀起一场革命。中国必须要有一家可以参与竞争的企业或机构,如果现在没有,就会在这场革命中落后。中国现在的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如果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最后会完全受制于人,国人辛苦积攒的财富也会慢慢地流失。”而百济神州的发展也不负期望,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拥有了完善的科研体系和强大的科研能力,走在了国际的前列。
    有了成果转化经验的王晓东,更加积极地培育着原始科研成果的萌芽,为成果的落地寻找着必须的资金和人才。原本进行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北生所,现在引入了化学、生物制剂、计算机以及法律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多方联合,推动单纯的学术成果逐步走向社会应用。
    王晓东介绍,“最近,北生所里培育出了几个公司。所里的黄牛博士,结合计算机技术设计药物,正在做一种减少内脏脂肪的药物,有助于对糖尿病、代谢、心脏病等相关疾病治疗,由他参与的公司已经成立。结合李文辉老师乙肝病毒受体研究成果研制的乙肝药物,也已经走上了转化阶段。北生所自己的实验室也做出了对器官病变、损伤等疾病有帮助的药物。罗敏敏老师,还做出了治疗药物成瘾、毒品成瘾、戒烟方面的成果。”
    身为改革试验田的北生所内,又已经孕育出了一套新的体制,为潜在成果的落地铺好了转化之路。成立的技术中心能够代替科学家着手成果转化的艰难阶段;进一步转化所需的资金、法律和其他资源支持也由所里协助代办。“这样能够保障科学家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之上,使北生所的成果转化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王晓东说。

    ■人物档案
    王晓东,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学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资深研究员。2009年入选“千人计划”,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晓东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并发现线粒体具有产生能量以外的新的生物学功能——调控细胞死亡。
    2004年4月20日, 41岁的王晓东凭借在细胞凋亡领域的出色研究,获得了美国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并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也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数十万留美学生中获此荣誉的第一人。